首頁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 《誰是被害者》生死的定義誰來決定?其實我們要的只有理解這麼簡單

《誰是被害者》生死的定義誰來決定?其實我們要的只有理解這麼簡單

by 萊莎

以推理懸疑為主軸的台劇《誰是被害者》,在 4/30 於 Netflix 開播後,立馬打敗台灣觀眾最愛的眾韓劇,扶搖坐上 Netflix 台灣排行榜第一,因為 5/1 連假難得有空閒,立馬點播看看第一名的威力,孰不知,很怕懸疑、又很久沒追劇的我,立刻深深掉入劇情之中,是一部兼具刺激、劇情、情感、議題的一部劇。

 

劇情大綱

在一場命案中,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 飾),發現關鍵證物竟有失聯多年女兒江曉孟(李沐 飾)的指紋。為了隱瞞警局同事也保護女兒,利用自己鑑識的專業,公務之便之餘,私下調查連環命案彼此的連結,同時和記者徐海茵(許瑋甯 飾)合作調查。

 

片尾曲好搭這部劇好好聽好進入劇情啊~~~

 

死,「發聲」才有力?

《誰是被害者》是用一連串的連續命案帶出每個人物的故事軸。

每一個人的「死」,都是「完成」下一個人的願望,每個死者之間都環環相扣,每一環也都帶出社會的議題——性別認同、媒體生態、安養院超收、勞工剝削、官商包庇等,一環帶著一環,直到帶到曉孟想要見到父親的渴望,還有一手策劃整起命案的李雅均(林心如飾)的對生的絕望。

雖然每個議題沒有更深的討論,卻點出台灣每個角落正在發生的血淚悲苦。而沒有更近一步討論這些議題的原因是因為這部劇有更想討論的議題——「在你活著的時候,沒有人在乎你是誰,當你死了以後,大家就有興趣了。」

社會存在著許多不被認同的痛苦,活著的時候沒有人在乎,只有到死的時候,才有人願意聆聽,所以劇中的這些人,受夠了不被瞭解,他們用他們認為最好的方法——自殺,把他們想表達的事情,大聲告訴這個世界。

 

誰是被害者─影評

《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誰是被害者》總共有 8 集,對我而言,前面 6 集都是在鋪陳,節奏緊湊、一個命案帶到另一個命案,命案的方向一直帶到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向,看的刺激又過癮,而後面 2 集,開始把議題聚焦,討論著,「死」 真的是最好的發聲方式嗎?

 

我們不管是用什麼樣貌活著,都渴望被認同

過去的點滴,造就了現在的我們,不管過去發生什麼事、現在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我們都希望別人可以同理、可以理解、可以認同我們。

這樣的心情很正常,也很人性。

可是,我想要跟很努力追求認同的你說,你就是你,只有你,可以定義你自己,定義你存在的價值。

壞的,不代表不會過去,也不代表不會改變,每個人都有不堪的一面,好好正視自己,一定會有方法讓你用其他的色彩增添你生命獨特的那一頁。

 

Netflix《誰是被害者》

看看劇中這些演員的眼神!真的會把觀眾一瞬間吸進去(《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同理,是社會最好的解藥

社會一直都存在著一群被漏接的人,他們對現況無能為力,連自己或許都找不到認同自己的點。

面對這樣的人,我們不是去質疑那些與我們的不一樣,畢竟,如果可以,誰想要這麼不一樣?

如果,多一點傾聽,多一些瞭解,在他們想突破自己的限制,把自己多打開一點時,多那麼一點與他們站在一起的勇氣,或許,就可以阻止一個悲劇的發生。

希望就在雲後面

《誰是被害者》雖然是連續自殺案件,可是到最後,透過方毅任和女兒曉孟的互動、海茵和策劃整命案的李雅均的對話,可以感受到「活下去的希望」。

「死」或許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可以獲得當下的關注,可是之後呢?

但活下去,只要努力活下去,就可以看到希望,有機會看到改變,看到更多死後根本看不到的更多可能性。

 

誰是被害者_心得

他們三個演得好好!很值得花時間品質的一部好劇啊(《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誰是被害者》不管是在劇情、演員的張力、拍攝的技術、美術還有議題的探討,都有很棒的表現,真的,非常推薦!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朋友,或者在下面留言心得,讓我有更多動力寫文章喔

 

 

 

聯繫萊莎

Email:liza226sas@gmail.com

好文繼續讀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探索更多來自 這是萊莎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