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流浪者之歌》,近乎無法停止地閱讀下去,從睡前讀物變成熬夜讀物。沒有深刻的生命體悟,絕對寫不出這樣動人的故事。融合古印度和道家哲學,體現出「活著」與「涅槃」(又或是說覺醒?)間的關係。寡聞的我,事後才知道這是出自諾貝爾文學獎的赫塞所執筆,是本經典,已經出版了一百多年(首版於 1922 年),仍在世界流傳著、流傳著、影響著。
家世好、又帥、又有學識才華的貴族之子悉達塔,為了追求真理、理解人生、了解自我,離開家裡,進行修行。
當過沙門、聽過釋迦牟尼的開示說法,但悉達塔選擇走上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法,理解「道」。
從名門貴族到一無所有再到還俗世間,享有榮華富貴與女人,看似美好,但「心」讓他再次選擇回到一無所有。
這次的一無所有看似回到原點,但一切都不一樣了。《流浪者之歌》說的就是這樣一趟的旅程。
誰適合看這本書
- 對修行、冥想、內觀有興趣的人
- 追求內心平靜的人
- 好奇生命意義、終極之道是什麼的人
- 看完這篇文章有所共鳴的人
- 對於古印度、佛陀有興趣,並想透過閱讀小說輕鬆瞭解更多的人
思考、等待、齋戒
悉達塔在離開家裡之前,已經是大家眼中「修行有成」之人。但他知道,那些經典、咒語、知識,無法讓他的內心感到平靜,靈魂也沒有感到安定,所以他出走,去苦修、去當一無所有的修行人。
即使在聽過佛陀無可挑剔、完美的正法,悉達塔也沒有皈依,而是選擇入世還俗。
讓他可以在什麼都沒有、什麼技能也不會的情況下,變成超級有錢人、獲得名妓芳心的是他過去生命所累積的——思考、等待、齋戒。
這三個特質,聽起來不是什麼實用技能,但仔細想想,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古往今來的聖者、智者所「修」的不脫離「思考、等待、齋戒 」。這些所凝聚的平靜與智慧,帶領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能活出光芒。《臣服實驗》、《我可能錯了》、《僧人心態》這些近代的暢銷書作者,都透過自己的親身故事,告訴世人這些不變、「心」所需的倚靠。
—推薦閱讀—
這三本書都是真人真事,真實活在我們年代裡的人。透過他們凡俗生活找到自己的修行之路,進而享有財富、幸福與快樂,都非常好看且啟發,我很喜歡。
讀後感|《我可能錯了》從出家到還俗,人生不用完美因為早已本應俱全
讀後感|《臣服實驗》向生命的大小挑戰說「好」,成就與幸福自然降臨
讀後感|《僧人心態》在生活融入古老智慧,擁抱由內踏實的快樂
親身體驗,才是智慧
不過光是思考、等待、齋戒,這些僅能達到僧人、修行人心態上的階段,充其量只是聞慧、思慧。真正要獲得智慧,超越一切,僅能親身體會才能悟得。
所以悉達塔走入人間。
「我從我的身體和心靈經驗到,我非常需要罪,需要肉慾,追求財富,需要虛榮和最輕視的絕望,好學會放棄抗爭,好學著愛這個世界,不再將它和我所期望的、所想像的任何一個世界相比較,不再和我所構想出來的圓滿形式一較高下,而是讓這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愛這樣的世界,樂於成為其中一部分……」
悉達塔從清醒入世到沈迷其中,透過完整的經歷,他清楚知曉、全面了解貪嗔痴是什麼。因為了解,所以再次選擇一無所有是清明狀態下的決定。
這個經歷讓我想到我們每個人的靈魂計畫(也可以說是人生藍圖)。
生而為人有很多的限制(跟靈魂狀態相比),但我們還是勇敢地選擇投生。因為透過「人類」有的二元對立限制,我們可以去體驗各種感官與情緒,例如,愛、恨、原諒、開心、難過、憤怒等等。如果一切是在靈魂狀態下的完美,我們很難透過文字去了解難過是什麼樣的絕望、開心是怎麼樣的在心底綻出光。
修行,也是。只是透過智者的開示,我們可以清明一點、智慧一點,但那終究只是字面上、表層上的東西,沒有自己經歷,就不是自己的。
了知到「親身體驗」的重要性,對於「原諒」與「尊重」就有更深一層體會。
人,就是在犯錯中趨近圓滿。悉達塔沒有入世的那段經歷,不會有最後的醒悟。想著想著,就會對自己與別人的過錯,更加包容並予以再次的機會。沒有犯錯,怎麼知道這樣行不通;沒有再一次,要怎麼有機會可以更好?會開始尊重別人的選擇,尊重宇宙間的神聖秩序。一切都有意義,一切都是恰如其分的發生。
—推薦閱讀—
更多關於以「靈魂藍圖」視角來看這一生,非常推薦以下這本書!打開了我更遼闊的視野,也更能柔軟的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讀後感|《靈魂的出生前計畫》人生是場慶典,不枉此生的好好享受吧
一切皆有真性及當下
一切都存在,一切都有意義,一切都有真性,一切也都只有當下。
最後悉達塔對他兒時一起修行、求道、求真的朋友葛溫達說了以下這段話,點破了芸芸眾生的盲點,讓我內心激昂不已:
尋求之人很容易眼中只看見追尋之物,卻不能察覺自己不能接納任何東西,因為他只想著所追尋的,因為他有個目標,受目標所致。有求即有所標的。發現卻是自由、敞開心胸的站著,沒有任何標的。可敬之人,也許的確是尋求之人,卻因為追尋目標而忽略其他一些近在眼前的東西。
因為有所求,眼光與行動就局限在那個心心念念上了。
悉達塔沒有遵循大家所覺得、以為、認定的方式去尋求那份真理;沒有追求極致的涅槃,他聽從內心的指引,去經歷、去體驗、去頓悟。他看透一切,真心明瞭與放下,成為大圓滿者。
沒有特定的方式、一定的法門,只要好好生活,過好當下的每一刻、做出當下最貼近心的選擇,日常每一時刻,就是修行。每一個人,都可以享有悉達塔最後的寧靜、和諧、解脫。
—同場推薦—
想要在日常上擁有內心的平靜,讓自己可以在時刻間保有清醒,知道如何好好過好生活,非常推薦去體驗十日內觀,我在其中深深受益。
關於內觀是什麼、十日都在做什麼,可以閱讀【十日內觀心得|魔法在當心的主人時,悄悄發生】
內觀一年後的生活改變,可以閱讀【十日內觀 2 訪心得|生命解脫的鑰匙,就在自己身上】
內觀三年後的變化 【內觀十日心得|三訪,持續內觀三年的體悟與變化】
在世即修行
雖然《流浪者之歌》是本小說,但很清澈透析的寫出人一生面臨到的選擇與抉擇,並如何在浮海裡,靠近內心珍視的價值。
可以出生,是件難得的事。我們都在此生有限的生命裡,去體驗、去學習成為更圓滿的自己,也可以說是修行。
透過悉達塔的一生,可以看見沒有什麼應不應該,修行路上更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好好過日子,深入自性、觀察自然、親身體驗,我們內在就蘊有一切所需。
《流浪者之歌》帶給我深刻的觸動與感動,流傳百年的經典,歷久不衰的智慧,值得時間的閱讀與駐足。
有哪一本影響你靈性成長的書呢?歡迎留言與萊莎分享,或者翻開《流浪者之歌》,讓它成為你生命旅程的一部分!
關於《流浪者之歌》這本書
作者:Hermann Hesse (赫曼.赫塞)
出版社:方舟文化
譯者:楊武能
實體書與電子書購書連結:《流浪者之歌》
利益揭露:當你從網站中的連結購買產品時,萊莎可以獲得一小部分的傭金作為獎勵,你不會因為這筆佣金而付出額外的費用。
更多過好日子即是修行,順應自然的真人真事
《鹽徑偕行》從一無所有到豐盛富足!當與自然共活、保有善良,魔法就此展現
不只是創業!《跑出全世界的人》看見 NIKE 與人生的道法合一
《女農討山誌》的生命智慧|土地與靈魂的深情對話